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家禽流感共發生1526起(不含野禽),同比增幅高達116.15%,比2020年全年增幅120.84%;死亡及撲殺數量近2853萬羽,同比增幅61.91%;共涉及38個國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個。
從流感的類型來看,一季度家禽流感共有五種類型,其中以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為主,其死亡及撲殺數量占比、發生數量占比分別高達81.60%、93.25%。其次是H5亞型及H5N5亞型。其中,歐洲已成重災區。一季度歐洲家禽流感共波及21個國家,發生數量占比、死亡及撲殺數量占比分別為75.16%、57.02%,居各大洲之首。
禽流感病毒的傳播動態非常復雜。HPAI(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種跨界疾病,這意味著它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并可以迅速跨越國界進行傳播。一些研究表明,在野生鳥類中發現HPAI病毒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些秋季遷徙的野鳥帶來的HPAI病毒打擊了歐洲27個成員國中的絕大多數。自去年11月份以來,法國已有1164個養殖場暴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目前已有超過1400萬羽禽類被撲殺。
另外,之前鮮有發生禽流感的美國,這次也異軍突起,據央視新聞報道,目前這場危機已經蔓延至全美24個州,導致超過2700萬羽禽鳥被宰殺。美國農業部稱,這是美國自2015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禽流感疫情。究其原因,也是因為當前正處于美洲候鳥北遷時期,當這些野生飛禽飛越美國各州時,可能將攜帶的AI(禽流感)病毒通過排泄物進行傳播。
美歐暴發的禽流感疫情,暫時對中國禽業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一方面本次美歐候鳥遷徙路線與中國國內不同,HPAI病毒需要通過載體或近距離傳播,中國目前已限制相關禽類產品的進口,預計禽流感疫情不會傳播到中國。
另一方面,中國從國外進口的禽類產品主要為凍雞爪和帶骨的凍雞塊。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中國進口雞類產品總量約144萬噸。其中,凍雞爪76.7萬噸,占53%,若美國禽流感嚴重,對中國進口雞爪和帶骨凍雞塊的影響較大。如果國內對此類產品的需求維持不變,進口需求會轉向阿根廷、巴西、智利和泰國等國。
但是國際禽流感的影響依舊不容忽視。祖代種雞是家禽行業發展的根基,而全球祖代種雞產能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法國、德國等國家,我國白羽肉雞祖代雞截至目前依舊依賴從歐美進口。若歐洲、北美洲的禽流感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僅影響各國的家禽產品供應格局及價格,長期還將制約祖代種雞的國際貿易形勢,進而通過蝴蝶效應對全球的家禽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那么采用禽流感疫苗是否可作為防疫策略,對此美國農業部還沒有批準在美國使用疫苗接種來保護禽類免受禽流感侵害。原因之一是,使用疫苗可能會影響國際貿易和家禽出口。進口商將無法根據常規測試區分接種疫苗的家禽和受感染的家禽,因此他們可能會禁止所有美國家禽出口。其二是,疫苗接種還可能延遲疫情的發現,因為它有可能隱藏受感染家禽的非明顯感染。此外,禽流感疫苗雖說可以減少家禽的臨床癥狀、疾病和死亡率,但卻無法防止野生鳥類感染病毒。歸根結底,禽流感快速診斷防控策略依舊是當下各國應對禽流感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