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四(3月31日),烏克蘭農業部副部長Taras
Vysotskiy發表講話稱,雖然受到戰爭影響,但截至周四,烏克蘭農民已經播種了約40萬公頃的多種春季作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
Vysotskiy表示,缺乏燃料并未影響到播種,官員正與供應商談判,以便播種活動不會停止。
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的形勢加劇。作為全球重要的糧食供應國,烏克蘭生產了全球49.6%的葵花籽油、10%的小麥、12.6%的大麥和15.3%的玉米。
由于許多烏克蘭農民都位于戰爭前線,該國官員本月曾警告稱,2022年的春季作物播種面積可能會比去年減少一半以上,僅能達到約700萬公頃,而在沖突爆發前,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1500萬公頃。官員們表示,農民可能減少向日葵和玉米的播種面積,但豌豆、大麥和燕麥等作物的播種面積會增加。
自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暫時中止了黑麥、燕麥、小米、蕎麥、糖和肉等農產品的出口,并針對小麥實施出口許可制度,不過烏克蘭政府表示,仍將允許玉米和葵花籽油自由出口。
Vysotskiy周四透露,截至3月底,烏克蘭的玉米庫存為1300萬噸,小麥庫存為380萬噸。
烏克蘭農業部長Mykola
Solskyi上周表示,目前有價值75億美元可供出口的糧食庫存,但并未說明具體數量。Solskyi補充稱,如果烏克蘭局勢沒有改變,全球食品價格將繼續上漲。
種業巨頭先正達集團(Syngenta
Group)指出,早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世界就已經處在糧食危機中,小麥等主糧價格飆升,饑餓人口不斷增加。根據先正達的數據,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全球食品供應鏈占據重要地位,約有4億人依賴于兩國的食品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