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2月24日消息,俄烏局勢全面升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烏克蘭與俄羅斯斷交。已經開始對國際農產品貿易格局產生影響。烏克蘭是我國玉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之一。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從烏克蘭進口玉米824萬噸,占比29.07%。
據了解,我國進口的玉米主要用于飼料加工。自烏克蘭進口的玉米主要自基輔港出發,通過海運運至我國東部和南部各港口。進口商告訴記者,相對于船期,他們更擔心的是價格的變化。
近段時間以來,玉米的進口價格持續上漲。從去年年底的每噸1900元,漲到了目前的2600元每噸。專家分析認為,沖突一旦加劇,短期將繼續推高玉米進口價格。
俄烏沖突或進一步推升全球糧價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際大豆、菜籽、油脂、玉米、小麥等價格均已臨近或觸及10年高位。俄烏沖突加劇,將令全球油脂油料及谷物的供應和出口更加緊張,并通過成本傳導或進口缺口傳導至國內價格。
中信期貨農產品團隊認為,俄烏發生沖突,不僅可能會破壞兩國農業生產地帶,同時影響全球糧食在黑海港口的運輸航線,甚至會改變相關農產品的國際進出口格局。尤其面對當前全球不斷飆升的糧價,不排除出現國際間糧價炒作,進一步加劇全球范圍內的食品通脹,并拉升我國部分糧食品種的進口成本。
資料顯示,烏克蘭是我國第一大葵花籽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玉米進口國。2021年我國糧食進口呈現谷物進口繼續增加、油料進口小幅下降的分化局面。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同比增加2,617.3萬噸,增幅18.1%;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1,039.2萬噸,同比減少39.8萬噸,降幅3.7%。
2月24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表示,允許俄羅斯全凈小麥進口。
此外,除了玉米,豆粕價格近期也在瘋狂上漲,截止目前豆粕已漲至4900元/噸高位,超30多家飼料企業宣布漲價。
豆粕漲至4900元/噸,正邦、新希望、海大、大北農等超30多家飼企宣布飼料漲價
據廣州飼料協會2月24日報價:DDGS2820玉米2810元/噸,豆粕4900元/噸,發酵豆粕6800元/噸,加籽粕3720元/噸,國產菜粕3780元/噸,秘魯超級蒸汽魚粉12200。
2月24日消息,今日豆粕ETF(159985)開盤走高,盤中漲幅超3%,年初以來超27%,居全市場ETF首位。由于當前國內大豆與豆粕庫存均降至近年同期低位,豆粕供應偏緊,國內飼料價格已經持續上漲。
具體看最近4個交易日豆粕期現貨價格,以沿海主要區域廣東、江蘇、山東、天津為例。出現豆粕現貨單邊價格與基差價格齊飛盛況,怎一“漲”’字了得?豆粕現貨價格每個交易日超100元/噸的速度飛奔。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顯示,沿海主要區域2月18-2月22日現貨價格由4080-4450元/噸,漲至4430-4800元/噸,累計上漲350元/噸,累計漲幅7.87%-8.58%;現貨基差價格由299-699元/噸,漲至524-894元/噸,累計上漲195-225元/噸,累計漲幅2.79-7.53%。
另外從基本數據觀察,今年以來,國際大豆價格已經上漲了20%以上,超過了玉米和小麥的價格,成為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漲勢最猛的品種之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貨交易價格正在逼近去年5月創下的十年歷史高位,活躍合約報價每蒲式耳16美元上方。
國元期貨認為,供應偏緊豆粕高位運行。近期豆粕市場邏輯變動不大,主線仍在南美天氣炒作及產量憂慮,副線在于美豆出口窗口受南美大豆擠占、以及中國大豆榨利惡化所引發的需求預期不佳。
展望后市,華夏基金指出,南美干旱加劇已經逆轉南美大豆增長預期,而國內目前大豆、豆粕庫存偏低,節后需求恢復,但油廠開工率偏低,短期內國內供需偏緊,在外盤走高刺激下,豆粕期貨或仍有上行空間。
國內方面,2022年開年后飼料價格持續上漲。2月中旬,包括正邦、新希望、海大、大北農、嘉吉、通威、龍鳳胎、天邦等逾30家飼料企業,陸續宣布將豬料價格提高75-300元/噸。飼料價格持續攀升,受此帶動豆粕ETF隨之大幅上漲。